“我想祝那些帮助过我的叔叔阿姨健健康康,万事如意。”10岁藏族女孩央金(化名)捧着医护人员送的新书包,脸颊红扑扑的。一周前,在手术台上,这个曾因先天性心脏病连走路都喘气的孩子,心脏被成功“修复”。
央金口中的叔叔阿姨,正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(福建省儿童医院)“爱在昌都,情暖童心”西藏先心病救治项目组,还有福建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医疗卫生组的医护人员。和央金一起从西藏昌都来到福建省儿童医院的,还有18名先心病患儿,最小的仅2个月大。截至10月23日,已有17名孩子顺利手术。
据了解,先心病,是胎儿心脏血管发育异常留下的“先天遗憾”。若不治疗,患者预期寿命仅20—40岁。西藏等高海拔地区因缺氧等特殊地理气候环境,发病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对当地家庭来说,外出治病不仅要面对高额费用,语言、路途更是重重阻碍。
四年来,项目团队与福建省儿童医院、省妇幼保健院派驻昌都的援藏医疗队仍携手前行。他们翻过巴里拉山、驶过怒江、穿过草原,克服种种挑战,累计筛查5000多人次,成功治愈52名患儿。

西藏昌都先心病患儿筛查现场
相较前三次的救治,今年更具挑战。执行院长陈杰介绍,此次19名患儿病情复杂,手术方式从微创介入到开胸、杂交手术,几乎涵盖先心病治疗的所有类型。福建省儿童医院心脏中心的底气,来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中心专家“手把手”的传帮带。该院心胸外科主任陈强说,四年技术平移后,医院已能独立开展高难度手术,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,真正在福建“开花结果”。

陈强在病房为患儿做检查
7岁的卓玛(化名)是这批孩子中病情最重的。她不仅患有先心病,还伴有气管狭窄等问题,从小反复呼吸道感染且难以痊愈,运动能力也受影响。此次明确诊断后,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专家与省儿童医院多学科团队反复研讨方案,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任王顺民主刀,最终为她精准实施“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”手术。这类高难度手术,在国内较少医院能独立开展。
3岁的扎西(化名)差点因隐藏的“危机”错过手术。他患有房间隔缺损,入院时高原红的脸蛋下,藏着重度贫血的真相——长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,让他严重缺铁,体重只有9公斤,远低于同龄孩子。由于扎西的血色素过低无法手术,消化科、血液科、心内科立刻组成“救心小组”:心血管内科执行主任(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常驻专家)陈轶维用微创治疗心脏的缺损,血液科调理贫血,术后第九天,扎西的血色素大幅提升,原本苍白的小脸有了血色。
术后,病房里充满孩子和家长的欢笑,但对医护人员来说,手术成功只是开始。高原上的术后护理,比手术更考验细心。
卓玛术后还需要长期雾化,但西藏部分地区买不到雾化机。该院心外科医生郑义熔悄悄自费买下机器,还备足长期用药:“要是雾化断了,手术效果就白搭,孩子再跑一趟太遭罪。”
后续复查也早有安排——医院建了微信群,3个月、6个月、1年的随访提醒会准时发来。此外,医院后续将运用AI工具辅助监测病情,千里之外的孩子,始终在医护的“视线”里。

2个月患儿的家长向郑义熔表达感谢
第三批救治患儿拉姆(化名)的故事,正是这份关爱的缩影。术前,拉姆的嘴唇指甲青紫,走几步就蹲下来喘气,4岁了还没上过幼儿园,只能趴在窗边看别的孩子玩耍。
父母曾带她去成都求医,10万元手术费让全家犯难,直到去年得到福建省儿童医院伸出的援手。如今,拉姆不仅能跑能跳,还背上书包进了幼儿园,医院随访的医生仍常打电话叮嘱:“别让孩子感冒,记得复查彩超!”
今年筛查时,医疗队特地为拉姆做了复查。“医生说她的心脏功能恢复得很好,我们全家都特别感激!扎西德勒!”拉姆一家人的激动溢于言表。

患儿给执行院长陈杰赠送哈达
谈及未来,执行院长陈杰还有更远大的计划:项目还要升级,不仅要在多学科管理上突破,让复杂病情的治疗方式有更优解法,还要把救助范围扩大到泌尿外科、新生儿科,帮更多高原孩子解决病痛。
不仅如此,团队还计划用互联网医疗搭建“远程桥梁”,让AI辅助随访,哪怕在偏远牧区,孩子的心脏情况也能随时被关注。
这场跨越3000公里的“心”接力,还在继续托举着一个个小生命,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闽沪团队的并肩前行,终将让更多孩子在成长的路上,跑得更稳、更远。(文/图 林颖)
省政府及省直单位
国家、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、计划单列市卫健委
各设区市卫健委
直属单位
其他卫生单位
省政府及省直单位
国家、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、计划单列市卫健委
各设区市卫健委
直属单位
其他卫生单位
网站标识码:3500000039闽ICP备19026269号
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138号
地址:平博体育网址邮编:350003总访问量:
主办:平博体育网址承办:平博体育网址宣传处
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,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:IE浏览器9.0版本及以上;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; 360浏览器9.1版本及以上,且IE内核9.0及以上。

闽政通APP
关闭